都是流行歌,为什么王力宏和周杰伦写的就那么高级?
学过音乐或者喜欢看音乐类节目的朋友,
应该会注意到,有两个词的出现频率是非常高的。
它们就是离调和转调。
比如《乐夏》里Mandarin改编的《白鸽》
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复活赛中的《玫瑰少年》
都出现了离调和转调处理。
今天就和大家具体讲一讲,
音乐中的离调和转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,
有哪些我们熟悉的流行歌中用到了离调和转调。
一. 如何通俗地理解离调和转调?
离调和转调的官方定义:
离调:具体是指音乐作品中出现了某一临时变化音
或临时带变音的和弦而引起了调性色彩的改变,
而且这种改变只作了短暂停留之后又回到了原来的调性上,
这样的调性变化就称作离调。
转调:亦称移调,
是指在调性音乐中将音乐整体从原来的调移高或移低到另一个新调,
该旋律所有的音程、和弦、标记等内容都保持不动。
以歌曲《nothing'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 》为例:
结合谱例可以看到这段音乐在第2小节出现了新的调,
并且在接下来的音乐片段中这个新调成为了新的稳定的中心,
这样的情况就是转调。
那么离调和转调有啥区别呢?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,离调就是你去开钟点房,
只是暂时稳定一会儿,你的家还是在你家。
转调就是你搬家,要在那里长住,你的家已经换地方了。
以歌曲《every breath you take》为例:
流行歌里运用了离调/转调处理的例子:
离调
转调
关于离调,还有一些常见的误区,
旋律中出现临时变化音并不一定就是离调。
刚才提到了,
调性是由在这个调内的1、2、3、4、5、6、7这7个级数的音组成。
那么比如#4这个级数的音,显然是不属于这7个音级当中的。
但不代表,旋律中出现了这个音,就一定是离调。
还要结合着和弦来看。
听起来不和谐的和弦也不一定就是离调,
一些由调内音组成,但平时使用率较低的和弦,也会产生这种感觉。
我记得曾经有人管王力宏叫离调狂魔。
事实上,王力宏也的确有很多作品,用到了离调以及转调的处理手法。
第一遍主歌部分以#C大调开始,
亮点出现在“风才感觉寂寞”这句“寞”字后
直接接了一个降7级大和弦。
这个离调和弦的出现,感觉一下子色彩模糊起来了,
听感上好像被晃了一下,初听会有些怪怪的,但是细品之下很有味道。
然后进第一遍副歌,这里开始第一次转调。
一般来说,转调不会在这种位置就出现。
但是这里力宏很大胆,直接第一遍副歌就升了一个全音,转为E♭大调。
同时,为了避免这种直接移调带来的突兀,
力宏在进副歌之前,“说”那个长音的后两拍,用了一个6级大和弦来缓冲。
这个和弦比较立的感觉,听感上模糊了原本泾渭分明的调性,
起到了一个连接#C和E♭这两个调的作用。
第二句“我会这样做”好像也用到了7级半减七+3级大这两个和弦组合。
注意,前面说过,这个7级的半减七和弦不属于离调的范畴,
但听上去还是觉得感觉要飘起来,
很快又用3大兜了回来,然后接正常的和弦进行。
副歌结束,短暂的间奏过后,第二次转调。
这里又回到了一开始的#C大调,
基本上和第一遍主歌一样的处理。
然后进副歌再次转调到E♭大调。
最后一遍副歌前的C段。
“那些过去”前一拍5级大和弦后,
后面出现了升5级大和弦,
作为最后一遍副歌前的过渡。
然后随着打击乐的编配,顺势把调性再升半音,副歌转进E大调。
这里这个升5大的出现,
除了配合着11#51这个旋律推动最后高潮的到来,
另一方面感觉也像是一个彩蛋,
呼应了一开始主歌部分使用的降7大
(这里E♭大调的升5大就是主歌#C大调里的降7大)。
最后的点睛之笔是尾奏。
整个调性的变化与和弦色彩的模糊,在“错”的拖音下,
最后在尾奏部分又转回最初的#C大调。
整首歌就在这种不停变换的调性和和弦色彩中进行,非常有特点的一首作品。
其实单纯从和弦走向来说,《爱错》不是一个特别复杂的作品,
主歌6415,副歌456251也是可以解决的,不必使用那么多次离调、转调。
但是那样就会使作品的特点和风格寡淡很多。
加入这些丰富的技法,在保证了旋律流畅性的同时,
又使得作品在技术层面上了一个高度。
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平衡,可能就是如此。
同样的离调作品,王力宏还有很多。
像最近一张专辑里的《奇遇的起点》,
这首歌其实非常出色。
首先是旋律层面,
这首歌几乎是用了一种
和一般流行歌完全反其道而行之的思路进行谱写。
一般来讲,旋律的谱写大都还是以白键为主,
以大二度、大三度这些相对和谐的音程关系为主进行谱写。
但是《奇遇的起点》这首歌,却几乎完全反过来,
它的主歌部分,大量的出现了变化音,以及小二度、小三度的音程关系:
但是,你听这段旋律,不会有什么怪异、别扭的感觉。
另外由于这些“反常规”的音的出现,
使得《奇遇的起点》一听就和普通的流行歌拉开了档次。
从和弦的角度来说,
主歌部分使用的是根音持续下行的思路。
副歌则多处使用了离调和弦。
像“仿佛摸到未来”,“来”这个音落在了#1,对应的和弦为6大。
再有“当你降落在我胸怀”,“怀”这里接的是个降7大
(话说力宏对降7大这个和弦真的是情有独钟啊),感觉整个和弦色彩飘起来了。
当然还有喜闻乐见的升调处理。
类似《爱错》的处理手法,
最后一遍的C段“皎洁还在心头”和弦用到升4大+7小这两个离调和弦,
然后顺势把最后一遍副歌转为降b小调。
最后作品也以小调的方式收束,色彩直接黯淡了一层。
再来说一位相对小众一点的歌手——金海心,她的一首代表作品。
顺便说一下,我觉得金海心是一位被很多听众低估的一位歌手。
她是有才华和天赋的,虽然可能不能做到一个人包揽自己所有作品的作曲,
但是她可以保证:自己做的不出错,并在这个前提下,常常有亮眼的发挥。
比如《阳光下的星星》这首歌。这首歌的主歌、副歌都有用到离调手法:
画红线的旋律,原本应该是67111165,对应的和弦为1级-5级-1级。
但是由于前一句的音落在了5上,可以将原本以6起的旋律整体下移大二度,
这样衔接上不仅流畅一些,也使得这个离调的出现更自然。
以5展开,产生了离调的效果,对应的和弦也变为了降7大-4-降6大。
副歌的离调相对更常规一点。
把原本的3降半音变为3♭(蓝色),但是和弦不再沿用原本的5级,
这里改为了3大(红色),顿时有让人耳朵一亮的感觉:
再来说说周杰伦。
杰伦把离调、转调玩出花的作品也是非常多。
最经典的如《黑色幽默》,这首歌就是一首非常出色的离调+转调作品。
骚操作在副歌部分。B♭大调转#C大调,而且是在副歌的中间开始转。
这种手法在现在都不多见,
更不要说20年前了,简直可以用闻所未闻来形容。
在“不懂~你的黑色幽默”中“色幽默”这里先是用了一个离调处理。
后两拍“幽默”离调到了4小,同时这个和弦也是承接后面的新调,
起到一个过渡作用,也可以看作是新调的2小(红色),
然后接5级、1级(蓝色)。转调就这么完成了。
下面我们从旋律层面分析一下,为什么这个地方必须要转调。
如果你在这里不进行转调,前一句5534554#5结束后,
再维持原调,接54234433,反而会有一种断层的感觉,
旋律衔接上也不是很流畅。但是接7♭#545#5#555(放在原调里来看)
就很好地避免了这种旋律上的断层感,衔接起来会很流畅,顺势完成转调。
这句旋律也是和前一句最后两个音有一定的关联的。
实际上从4#5这两个音开始,转调已经是势必发生了。
这两个音以及此处对应和弦的出现,起到的是一个承接原调和新调的过渡作用。
如果不转调,那这两个音也得跟着后面的旋律线回到原调。
那么就会变成下图中蓝色的情况:
如果你有乐器,可以照着蓝色的旋律弹一下,
这样不仅失去了原本的那股灵性,流畅性上也有一些欠缺。
这就是为什么这首歌会在中间进行一个转调的重要原因。
可以说,这首歌在这里离调,然后顺势转调,
恰恰是这首歌曲处理方式的最优解。也是因为这样,
所以即使《黑色幽默》在此处使用的音程看似是个不和谐的音程,
但实际上听起来却完全没有这种感觉。
这种能力和作品是可遇而不可求的。
再来说一下王心凌的一首作品——《那年夏天宁静的海》。
副歌使用了转调+离调的处理。主歌是A♭大调,副歌转F大调。
后半部分“让我终究明白”,
以及最后的C段“还记得一起努力”这里,
都使用了离调手法。
如果不转调,副歌的起音,和主歌部分的尾音音程跨度过大,
就会使段落间显得太分裂。所以用了一个转调手法,
这样新调的副歌起音和原调的主歌尾音就只相差了一个大二度,
衔接上更流畅,而且A♭→F的调性转变,色彩也多了一些柳暗花明的感觉。
然后说说这两处离调。
“让我终究明白”实际上是前一句旋律上行四度模进,
但是将原本的6降半音变为了6♭,感觉有些揪心起来。
此处对应的和弦用到4小这个离调和弦。
最后的C段再次转回A♭大调里。
这里就属于比较常见的离调处理了,
#5的出现对应和弦变成3大,感觉更开阔一些。
然后“虽然好不容易”类似副歌,也是4小离调和弦。
飞儿乐团的《我们的爱》。
旋律与离调技术完美融合的典范之作。
最后的C段部分离调可谓眼花缭乱。
旋律层面,
整个C段以大二度下行级进的思路进行旋律谱写,
使得旋律中大量的音落在半音的位置。
但是这么多半音的使用,
非但没有造成不和谐的感觉,反而使旋律变得更加别致、抓耳,
并因为这些特殊音程关系的存在,多了一丝迷离的感觉。
和弦角度。
这几句的和弦是回旋式的,
持续下行再上行回来,颇有艺术美感。
我用分号将每个小节的和弦标出来吧。
前半段的整体的和弦走向大致是:
降7大、4大;降6大、降3大;降5大、降2大。
可以看出来,将两个和弦看作一组的话,
下一组就是上一组整体下行大二度,
这也和二度下行级进的旋律是对应的。
然后从降2大开始,反向上升。
整体走向为降2大、降3大、4大、5大。
这样间隔大二度再上升回来。
同时旋律也从半音中回到正常的音级。
最后副歌接6小,回到原调。
整个C段,几乎全程都游离在调性之外,
营造出了一种如梦如幻的氛围,
有一种错位的感觉,和歌曲的主题相吻合并进行了升华。
在保证了歌曲流畅、好听的同时,又颇有艺术美感。
2013年,第一届中国好歌曲的比赛中,出现了非常多的佳作。
其中有一首作品——《卷珠帘》,主歌部分和副歌部分也有用到离调手法。
主歌第二句,“花间透过思量”。这句的旋律其实原本是417656。
仔细听它的尾音结束感,这像是一个小调的终止。
但是考虑到和后面旋律的衔接问题,在这里升五度,
就变成了谱面上的15#4323(蓝色)。
同时,对应的和弦由原本的256,变为6 2大6(红色)。
类似的处理手法,在《斯卡布罗集市》中也有出现。
副歌部分、调外音的处理非常活。
其实一般来讲,中国风的歌曲有它固定的五声声阶,不太适合出现太多的半音。
可《卷珠帘》不仅大量的使用了中国风中不常使用的4、7,还多处使用了调外音。
但是,又通过一些巧妙的中国风式转音,使这些调外音变得和谐起来。
比较有标志性的转音是这里:
“为”这个字进行了一个从3到2的转音处理,
后面顺势接123就很和谐。
同时也将调性拉回到原来的调性内。
如果没有这个3到2的转音,就是#43,将“为”这个音停在3上,
那接下来就得接23#4,后面的旋律也不能用5起,
整个就得升个大二度。但这样会很怪。
所以这首歌当年获得好评不是没有道理的。
它的作曲,在兼顾了中国风的婉转、凄美的风格的同时,
又将这些转音作为创作利器,在原调和离调中不断地变换,
一听就不是那些特别套路式的所谓古风,
它很新鲜,让人感觉耳朵一亮。
离调/转调用得好的作品还有很多很多,
像《最美》、《她的睫毛》、《黑色柳丁》、《老伴》、《卡西莫多的礼物》等等。
没法一一全写过来了,大家可以自行分析、
感受一下离调和弦、调外音、转调用得不错的这些作品优秀在哪里。
然后按照惯例,其实应该举一些离调/转调比较失败的案例。
但是我想了半天,也没太想出特别不好的例子,
因为离调/转调还是有一定技术要求的,但是很多被当成反面教材的音乐人,
对这个技术可能还处于一个“真的不知道”的阶段,
所以他们不(wu)会(fa)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离调/转调。
即使会用,很多人可能也仅仅是停留在
“强行把原本的音升/降成临时变化音,破坏原本的旋律完整性”的理解。
再结合着很多歌手的唱功来看,
这些临时变化音他们很可能唱不准。
所以一般不会有人这么写。
三. 为什么会出现离调/转调?
最后来说说,为什么会有离调/转调出现。
以前有人问过我,我也看到过类似问题,
有人问会不会将来有一天旋律会被写尽。
然后有网友给分析了,常用的三个组的1234567这是21个音,
然后通过弱起、正拍、反拍的位置进入,
四分、八分、十六分音符结合,理论上可以组合出数不过来的旋律。
是的,这个说法没错。但是,这仅仅是个理论。
实际上,真正在旋律谱写中,可以拿来使用,
并能够带给人好听的旋律组合方式,是非常有限的。
你在弱起的位置用的是12,下一个音一般用3、5、1这样比较和谐,
用4、7就感觉差一点了,要是直接用个高八度的音,那好了,这曲子没法听了。
类比一下,其实就像中文写作一样。
你写“我吃”这两个字之后,
下一个字/词其实已经受到限定了,
至少得是个能吃的东西。
正常语境下,你可以写“我吃鱼”、“我吃包子”,
你能写“我吃大嘴巴子”吗?不行。
那音乐其实也是一样的。
有时候前两、三个音一出来,下一个音往往就被限定住了。
所以其实好听的旋律组合是有限的。
和弦更是同理。很多作品都离不开那几套万能和弦走向。
那么,离调的出现,
在一定程度上,其实是丰富了旋律的组合方式,以及和弦色彩的。
如果没有这些离调,那么很多歌全用最基础的4536251、15634325来编配,
就会显得单调很多。
恰当、得体的离调/转调的运用,
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作品增光添彩的。
然后,从音乐人个人的角度来说。
Emmmm……我不知道别的音乐人怎么样,
但是我个人而言,我是对钢琴上的那些黑键音,有一种蜜汁喜爱。
有时候我写歌,总恨不得想点办法,
用几个钢琴上的黑键音,然后写在谱面上,
看着那些带升、降号的音,越看越可爱。
上个月我写了一首新曲子,副歌第二句就用到了临时变化音。
不是我刻意那么写的,而是到那句就得有个临时变化音,那句才好听。
但是矛盾的是,那句和前后衔接起来,又有些奇怪。
最后经过我的深思熟虑……我改掉了这几句旋律。
我不知道我是不是个例。
但我感觉应该会有一部分音乐人,确实是比较喜欢黑键音。
他们会在合适的地方,使用这些音作为点睛之笔,让作品更有特点一些。
这种习惯不是一开始就有的,也是经过对音乐的总结和学习,
才开始慢慢了解离调、转调的价值。
当然不论是转调还是离调,又或者其他技巧,
这些都是服务于音乐的,
所以千万不要为了用它们而用它们。
(完)
文中图片来自网络
《菊花台》和弦编配中的离调现象
@徐又老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