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正在消失的中国古乐器,原来这么好听!

发布时间:2020-10-10 15:01:49 发布人:admin 浏览数:1064


前阵子看到这样一张图片:



看完之后觉得很痛心,

咱们自己的音乐文化没有保护住,

反倒是被日本延续下来了。


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“尺八”,

一种属边棱振动气鸣吹管乐器 ,

以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,其音色 苍凉辽阔。



唐宋时期,被日本使节带回国,

由此传入日本,后来竟然成为了日本传统乐器的代表。

如今日本的尺八演奏技艺炉火纯青,

甚至与西洋乐器结合,并加入了爵士乐的元素。

这样的发展和创新,都是古人远未料想得到的。



然而我国除了尺八之外,被“遗忘”的古乐器还真不少,

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看看,

曾经失传或者正在面临失传危机的乐器有哪些,

它们演奏出来的音色是什么样子。


一. 高渐离击的“筑”是什么乐器?

《战国策》里的经典故事荆轲刺秦王里写:


公元前227年,荆轲怀里揣着上好毒药的匕首,与太子及其宾客道别。


行至易水上,祭过路神,好友高渐离为他奏了一首离别曲:


高渐离击筑,荆轲和而歌,

为变徵之声,士皆垂泪涕泣。

又前而为歌曰:

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!”

复为慷慨羽声,士皆瞋目,发尽上指冠。

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,终已不顾。



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们会好奇:

高渐离所击的“筑”究竟是个什么乐器呢?


据了解,自宋代以后,“筑”这样乐器就失传了,

千百年来,只见记载,未有实物。

直到1993年,

考古学家在长沙河西西汉王后渔阳墓中发现了实物,

我们才有幸一睹真容。


2009年山东制琴师重制筑,千古弦音得以再次奏响▼



筑颈细肩圆,形似琴,有十三弦,弦下有柱,是古代汉族弦乐器。

演奏时,用左手按弦的一端,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。

起源于楚地,声音悲亢而激越,在先秦时广为流传,

其中最为著名的琴师非高渐离莫属。


荆轲的刺杀失败后,

秦王吞并天下,立号为皇,紧接着下令通缉荆轲的门客。

而渐离为了隐藏身份,只好更名改姓给人家当酒保。


一次,他碰巧听到主人家堂上有客人击筑,犯了职业病,

忍不住评论道:"那筑的声调有好的地方,也有不好的地方。"


没想到隔墙有耳,侍从听见了他的话并向主人告了密:

“那个佣人懂得音乐,私下说是道非的。”

家主人很气愤,想看看他究竟有什么本事,

于是把高渐离叫到堂前击筑。


跟所有电影情节一样,大隐于世的大师定会惊艳所有人。

当场的满座宾客都说他击得好,赏给他酒喝。


刚出土的“筑”


这消息最后传到秦始皇耳朵里,

意外的是秦始皇没有处死高渐离,

他怜惜高渐离擅长击筑,只薰瞎了他的眼睛,

把他留在身边为自己弹琴,


可没料到高渐离仍有为燕报仇之心,

他提前往筑里灌了铅,趁秦王听曲正入迷时,猛砸向秦王的头部,

最终因寡不敌众刺杀未果,丢了性命。


筑声幽雅飘逸,仿若天籁之音,

其失传的原因与这段历史故事密不可分,

古人迷信色彩重,荆轲、高渐离刺杀失败后,筑被民间百姓视为凶器,

没有人愿意特地学习,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传人。



在古代,音乐为政治统治服务的色彩重,乐器讲实用性;

而筑属于打击乐器向弹拨乐器过度的一种乐器,

由木头制成,不利于共鸣,这一点也导致了筑的失传。


中国音乐史研究学者提起过:

“筑似筝,战国末期有棍棒状之筑,而后与铮同。”

筑在音律、音色演奏方法不如筝,导致它被筝取代。

南北朝兴起的乐队合奏里,逐渐不见筑的身影。


二. 长得像古琴的“瑟”

“宜言饮酒,与子偕老,琴瑟在御,莫不静好。”


和你一起共同举杯饮酒,一直和你白头偕老,

我们弹奏琴瑟、增加酒兴 ,这是何等岁月静好。


诗词中,琴和瑟总是相伴出现,

其美好寓意使两种乐器屡屡记载在史册中。


瑟与古琴▼



古琴向来是古乐器中数一数二的人气选手,

不少人误以为古瑟也一样热门,实际上,古瑟已不幸地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,

即使现在有人能复原古瑟的实物,也不再能复原一模一样的音乐篇章。


古琴和古瑟在外观和地位上都有区别。


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,

内合五行,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;

外合五音,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。

后来文王囚于羑里,思念其子伯邑考,加弦一根,是为文弦;

武王伐纣,加弦一根,是为武弦。

合称文武七弦琴。


古琴


而瑟有25根弦,弦的粗细不同,

每弦有一柱,按五声音阶定弦,最早的瑟有五十弦。



根据文献记载,

先秦时期,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、朝会、典礼等雅乐外,

有闲情雅致的普通民众也会弹奏。

它体积小,音量较小,弦也较少,

演奏者或为文人雅士,或为妙龄女郎。


而“瑟”体积略微有些笨重,音量大,弦多则音色变化多,

因此多用于帷幕后面隐匿处作为背景音乐的演奏,

目的是给宾客饮酒谈天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,

而非用于专场音乐欣赏会。


虽然是对好朋友,但是相比起来,瑟要惨淡很多,

琴是万人瞩目的孤高男主,瑟就比较像无人关心的苦情男二。


民间几乎无人习瑟,宫廷里多多少少存在一些,

然而朝代更替对于宫廷文化艺术的冲击是致命的,

民间的琴保留了下来,瑟却再也无法与之和鸣。



三. 古代仙女乐器:箜篌


“十二门前融冷光,二十三丝动紫皇”


箜篌是中国古代传统拨弦乐器,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,

当时不仅是皇宫专享,同时也是身份的象征,

“耳闻箜篌之曲,手握帝王之权”。

在古代有卧箜篌 、竖箜篌 、凤首箜篌 三种形制


古代除宫廷乐使用外,在民间也有少量流传,

会弹箜篌成了当时评判女子才华的一种标准。


其中古代卧箜篌 很早就不存在了,

后人所说的“箜篌”,大多指的是“竖箜篌”。


古代竖箜篌又名“胡箜篌”、“立箜篌”,由波斯国传入我国。

波斯人也把它传播到了欧洲,当地人起名为Harp(竖琴)。

于是,至今不少人认为箜篌和竖琴是一种东西,

实际上,二者还是有些明显的差别。


从外形上看,有这样几点区别:


1、 代箜篌是双排弦(每排36根),竖琴是单排弦。

2、 现代箜篌有琴码,而竖琴没有。

3、 现代箜篌的共鸣箱是梨形,而竖琴是三角形。

4、 现代箜篌的琴柱上,有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“凤回首”。



从演奏方面来看:


“现代箜篌在演奏技法上很大程度的借鉴了竖琴的演奏手法。

箜篌按十二平均律七声音阶降C大调定弦,虽然七声音阶弦列跨度较大,

在弹奏音高变化大的旋律时可能比五声音阶 弦列微微费时,

单手最大音程也小一些,不如五声音阶弦列在表现五声音阶旋律时流畅,


但在七声音阶弦列上可以单手直接弹出五声音阶旋律,

而在五声音阶弦列上要弹出七声音阶旋律必须有左手的配合,

更会大大限制灵快。七声音阶旋律毕竟要比五声音阶旋律多得多。”


与竖琴不同,箜篌演奏多了古筝常用的压颤技法,

带来更多的韵味变化;有左右同度的双排弦,

在演奏快速旋律和泛音上更方便,可以左右手同时奏出旋律。


盛唐时期,我国有位著名箜篌大师——李凭,

唐代诗人李贺曾正是听到了李凭弹奏箜篌之后,触景生情,

怀着震撼的心写下了《李凭箜篌引》。


昆山玉碎凤凰叫,芙蓉泣露香兰笑。

十二门前融冷光,二十三丝动紫皇。


箜篌有一种浪漫唯美的悲剧性情调,其声一起,

就让我们联想到梦境般空灵纯美的大唐,

箜篌象征着世界性的凤凰文化 ,但又独具东方味道。


箜篌《大鱼》▼




但是可惜的是,这件古老的乐器,从14世纪后期便不再流行,

人们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。


根据知乎用户“柳前”的回答,解释了箜篌失传的原因:

共鸣板太小,且乐器构造不合理。



如今我们在电视节目上看到的箜篌,

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研制出来的新型箜篌——雁柱箜篌,

它的结构比起立式箜篌更为科学,因而被推广用于音乐实践。


但根据“柳前”的说法,

雁柱箜篌原理上是轭琴(弦是从侧面压到共鸣板上)

而不是箜篌(弦垂直穿入共鸣板),

并没能完全复原古乐器的本身模样。




四. 狩猎工具演变成的“埙”

7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,

人们常常用绳子系上一个石球或者泥球,

制成名叫“石流星 ”的狩猎工具,投出去击打鸟兽。

有的球体中间是空的,抡起来一兜风,石上空腔由于气流的作用而产生哨音,

人们好奇地把它拿来吹,就这样,“石流星”慢慢地演变成了


埙《不染》▼



据史料记载,

我国最早的埙为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埙,

只有一个吹孔,而无按音孔,只能发一音。

后来人们逐次实践,试着制造更多音孔的埙,

直到公元前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,埙已能吹奏七声音阶和部分半音。




商代,埙主要作为祭祀乐器在乐队中使用。

到了秦汉时期,则多用于宫廷音乐,并分为颂埙和雅埙两种,

颂埙形体较小,音响稍高,雅埙形体较大,音响浑厚低沉。


隋唐时期,外来乐器迅速发展,成了香饽饽,

埙由于本身的音域较窄,音量也小,风格大多苍凉悲切,

总之上不了台面,渐渐流落民间成了小孩的玩具。


古代的埙


据《宋史乐志》记载,宋代埙又逐渐流行,

木埙盛行,大有取代陶埙之势。

但统治者以它有违八音古制而被明令禁止制作和使用,

木埙也因此失传。


后来人们在古代埙的基础上,不断改良和,设计出了全新的九孔陶埙,

这种九孔埙不仅保持了传统埙的外形和音色,音域和音量也都有增大,还可以转调。

除此之外,人们还设计出了十孔埙,解决了传统埙难以吹奏高音的缺陷。


埙的音色幽深、凄婉、绵延,犹如天籁一般神秘,

很有质感,被称为“立秋之音”,常用于影视剧配乐

宫崎骏大师的作品《龙猫》中,

小月和小梅坐在枝头吹的乐器就是“埙”,

小小的捧在小女孩手里非常可爱。



1983年,著名民乐艺术家张良山在湖北歌舞团演奏中首次使用埙,

便凭借着其非凡的表现力立马轰动国内乐团。


埙,再次进入大众的视野。


五. 轧筝?可以拉的古筝?

或许你见过可以拉的筝吗?



这种独特的乐器名叫“轧筝”,呈拱形,张弦9根,

背面开两个放音孔、一个持琴孔;

就形制说来,可分为比较长大和比较短小的两种,

弦数在7弦至13弦之问。自唐代起,广泛应用于宫廷。



演奏时,左手拇指插入持琴孔,食指勾住一个放音孔,

其余三指自然弯曲,将轧琴托起,由手腕转琴以调鼙各弦与弓子的角度。

演奏形态则有坐奏和行奏(立奏)两种。


点击收看表情高冷、技术高超的老大爷表演轧筝▼



我们知道像二胡这样的无品拉弦乐器会比较难学,

对音准的把握要求大,

与此相比,同为拉弦乐器的轧筝就容易很多,

因为它的音是调好的,不用去找音准。

没想到如今二胡流传了下来,轧筝却失传了。


为什么简单易学且长得就很有意思的乐器反而失传了呢?

台湾著名古筝制作大师魏道谋先生说:

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,轧筝的制造难度非常大,导致了失传。


“轧筝的弦与古筝不同,

并不是我们现在的尼龙钢丝弦,而是钢弦或提琴弦,

制作轧筝的人必须要对筝体的构造十分的了解,

哪里该用什么材料都很讲究。”


现代的轧筝经过改良,以钢丝为弦,

张弦11~16根,用马尾弓擦奏。

在演奏指法上吸取了二胡、筝、琵琶的技巧,

擦弦与弹弦并举,丰富了轧筝的表现力。

在广西轧筝被称为七弦琴或瓦琴,7弦7柱,

其琴身用半圆形桐木挖空,贴一底板,

在凸面上按弦擦奏,常以合奏形式演出。


另外,轧筝传至朝鲜半岛后,逐渐演变为了牙筝,融入了韩国的文化。

对于轧筝和牙筝的记载不是很多,所以也存在着一些争议,

但不可否认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
轧筝协奏曲《秋想》▼



六. 排箫


在电视剧《芈月传》中,

芈月为秦王吹奏《西风》时所用到的乐器就是排箫。



排箫相传在虞舜时就已存在,是一种编管乐器,

龠、籁、云箫、凤箫、比竹等都是它的别称,

如今也面临着失传的窘境。


它的制造过程非常独特,需要先把若干支同种材质的音管,

用粘接、捆绑、或框架固定的方式把它们结合成一个整体乐器,

然后在音管的内部用蜂蜡或软木塞堵住。



吹奏排箫时,气流从吹口上方滑过,撞击对侧的内管壁,

气流在音管的内腔震动,产生了乐音,

由于蜂蜡、软木塞的位置不同,气流在音管内的震动周期不同,

所以气流的震动频率不同,因而就产生了不同的乐音。


排箫在古代大多用于宫廷,它作为大型宫廷乐队中的一员,

与编钟、编磬、建鼓、篪、笙、瑟等,在祀神或宴享时演奏。

但由于排箫表现力较弱,演奏又比较费力,到宋代排箫在民间失传了。


如今使用的排箫是经过改良和重制的,

后来还设计出了双排管加键排箫,拓宽了音域和表现力,

让人们可以继续感受排箫宛若风吹的音色,空灵又飘逸。


音乐家Leo Rojas排箫演奏《宁静之声》▼



七.


其实总结下来,我国传统古乐器消失的原因不外乎是

“被类似乐器取代”、“学习难度大”、“制作难度大”、

“朝代更替遗失”、“群众的主观迷信色彩”等。


中国唐朝时期文化灿烂繁荣,乐器种类更是繁多,

器乐之间的相互取代是历史必然;

“制作难度”和“学习难度”这两条,

实际上反映的是时代局限性,

人们的技术和能力不能与今日相比。

前三条原因几乎是不能改变的。

倒是后面两条,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。


我们能否在时代光速前进的时候,

留意到正在苟延残喘的传统乐器?

我们又能否取下对传统乐器的有色眼镜?


虽然我们的传统乐器由于声学上的局限性,

没有西方乐器那样丰富的和声与和弦。

但它们有着不可取代的音色,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声音和文化,

不该被渐渐遗忘,直至彻底失传。


所以,现代技术发达的今天,

我们更应该尽可能的去复兴它们,让它们继续传承下去,

传统乐器不是“洪水猛兽”,也不是了无生趣的老古董,

它们也可以是优美的,富有生机的,是可以与流行碰撞出新火花的。


希望等到我们的下一代见到这些乐器时,也可以亲耳听到亲眼见到。

而不是出现在书本的插图上或者隔着博物馆冰冷的玻璃与它们对望。


(完)

文中图片来自网络